廈門港口經濟蓬勃發展,旅遊資源豐富,成為國際城市之餘,更是海上絲路的戰略重點
廈門地處台灣海峽西岸,是福建省的副省級市、計劃單列市,也是中國內地首批實行對外開放的四個經濟特區之一,是改革開放的先行區。全市土地面積1,699.39平方米,有人口411萬。
發展蓬勃
改革開放40年來,廈門GDP年均遞增15.4%,財政總收入年均遞增18.5%。新時代的廈門充滿希望與活力,天時地利人和齊備,處處蘊藏著無限商機。廈門每平方公里創造經濟總量和財政收入、人均生產總值、人均財政收入、外貿競爭力等指標全國領先,規模以上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佔規上工業比重近70%;是全國最高等級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中國重點建設的四大國際航運中心之一,是中國營商環境最佳城市之一,營商環境競爭力居全國試點城市評價第二。
利商環境
廈門面向海洋,順理成章成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其中一個起點。廈門擁有優質的人力資源和先進科技,為當地的高速發展提供動力。市政府全力打造市場化、國際化、法治化的一流營商環境,傾情傾智傾力為企業在廈門發展提供最優質、最高效的服務。
地理優勢
- 廈門東臨台灣海峽,南北連接珠三角和長三角地區,都是全國經濟發展的動力來源。
- 京九沿線擁有廣大腹地,向西延伸至江西、湖南、湖北,區位優勢明顯
- 廈門是「海絲」與「路絲」無縫銜接的重要結點,正加強互聯互通、經貿合作、海洋合作、人文交流等重點領域合作。
- 廈門是中國內地唯一「因台而設」的經濟特區,獲批開展深化兩岸交流合作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將努力建成台灣企業登陸的第一家園。
- 廈門是國際航運重要樞紐。廈門港位於遠東至地中海、歐洲,北美經由台灣海峽的兩大國際航線上,覆蓋了全球48個國家和地區的129個港口。
區域與國際運輸樞紐
廈門具備地理優勢及健全基建,交通運輸輻射周邊地區,遠至國際,人流物流暢通無阻。
- 空運便捷:廈門航空港是中國內地六大口岸機場之一,廈門航空港現開通運營城市航線171條,包括國際航線35條,其中洲際航線6條,通達澳洲、加拿大、荷蘭、美國,與28個國際及境外城市(包括香港、澳門、台北、高雄)通航。目前廈門已實施部分國家外國人144小時過境免辦簽證政策。
- 發達的海運樞紐:廈門是國家四大國際航運中心之一、東南區域物流中心城市。廈門港集裝箱班輪航線共計146條,其中國際航線92條(海上絲綢之路國家航線57條)。建成生產性泊位165個(萬噸級以上泊位76個)。
- 高效的陸路樞紐:通過高速公路和城市快速幹道,廈門實現與中國內地中西部高速公路網絡的無縫連接。加上發達的鐵路網,實現上海五小時、深圳三小時、福州二小時抵達。
- 廈門是中國內地唯一「因台而設」的經濟特區,獲批開展深化兩岸交流合作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將努力建成台胞台企登陸的第一家園。
- 開通中歐列車:廈門是唯一實現「一帶」與「一路」無縫對接的陸海樞紐城市,開通至歐洲、中亞及俄羅斯的國際貨運班列,主要通達12個國家和34個城市。
產業集群
廈門立足城市資源稟賦和功能定位,聚焦發展電子資訊、裝備製造、旅遊文化、現代物流、金融服務五大產業集群,著力打造平板顯示、電腦與通訊設備、半導體和積體電路、軟件和資訊服務、機械裝備、新材料、旅遊會展、文化創意、現代物流、金融服務、生物醫藥與健康、都市現代農業等十餘條千億產業鏈群,全面提高產業綜合競爭力。
進出口貿易情況
- 2019年廈門市貨物貿易進出口6,412.9億元(人民幣,下同),增長6.9%,佔福建省進出口總值的48.2%,繼續保持龍頭地位。其中,出口3,528.7億元,增長5.7%;進口2,884.2億元,增長8.3%。
- 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增勢良好,進出口額達2,021.9億元,增長14.4%,佔同期廈門市進出口總值的31.5%,市場多元化步伐穩步邁進。
- 出口前三大國家為菲律賓、越南、印尼;進口前三大國家為印尼、馬來西亞和越南。對部分國家進出口增勢強勁,其中對阿曼進出口增長7.8倍、對烏克蘭增長一倍、對烏茲別克斯坦增長92.5%。
- 東盟、歐盟和美國是廈門市前三大貿易夥伴,2019年廈門對這三個地區進出口額分別為1,094.7億元、892.4億元、852.6億元,上述三者合計佔同期廈門市進出口總值的44.3%。
- 2019年廈門市出口機電產品1,692.5億元,增長3.9%,出口佔比近五成。同期,勞動密集型產品保持良好增長,出口紡織服裝、鞋類、玩具、塑膠製品、箱包和家具等六大類勞動密集型產品1,190億元,增長12.2%,出口佔比達33.7%。在進口方面,鐵礦砂、煤炭、銅礦砂等資源類產品佔比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