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

江蘇省位處長江三角洲,不但是世界級城市群集,並以其資源富饒,帶動傳統產業發展,包括著名的紡織服裝業

江蘇,位於中國內地東部沿海,全省總面積10.72萬平方公里,現轄南京、無錫、徐州、常州、蘇州、南通、連雲港、淮安、鹽城、揚州、鎮江、泰州、宿遷13個地級市。截至2019年底,江蘇省常住人口8,070萬人,是中國人口密度第一大省。實現地區生產總值99,631.5億元(人民幣,下同),人均地區生產總值123,607元。

底蘊深厚 人文薈萃

江蘇轄江臨海,扼淮控湖,經濟繁榮,教育發達,文化昌盛。地跨長江、淮河南北,京杭大運河從中穿過,擁有吳、金陵、淮揚、中原四大多元文化,是中國古代文明的發祥地之一。培育出張謇、陶弘景、鄭板橋、徐悲鴻、錢鍾書等一批傑出畫家、文學家、科學家、經濟學家。

經濟發達 富庶之地

江蘇與上海、浙江共同構成的長江三角洲城市群,已成為六大世界級城市群之一。江蘇人均地區生產總值、地區發展與民生指數(DLI)均居全國省域第一,已步入「中上等」發達國家水平。江蘇自古就是富庶之地,地處長三角腹心,江蘇是唯一所有地級市都躋身百強的省份,有很多「強縣」,全國百強縣前四強,全被江蘇的縣市包攬。擁有三個地區生產總值破萬億的城市。

魚米之鄉 旅遊資源豐富

江蘇歷史悠久,是山水園林、名勝古跡和旅遊城市高度集中的地區,旅遊資源極為豐富。龍盤虎踞的南京、有「天堂」之稱的蘇州、「淮左名都」的揚州,以及鎮江、淮安、徐州、常熟,分別列入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文化古跡也比較豐富,南京的「石頭城」、明孝陵、中山陵;徐州的漢代兵馬俑、劉邦「大風歌碑」;常州的「東南第一叢林」天寧禪寺;蘇州的虎丘塔、寒山寺等,堪稱為代表,更有與長城齊名的古運河。江蘇水網密佈,素稱「水鄉澤國」,多有名山秀水,如鍾山、雲台山、惠山、金山、太湖、玄武湖等,這為構築園林提供了良好的基礎,故名園薈萃,形成諸多風景園林名城,蘇州、揚州、鎮江等皆以此名聞世界。

交通便捷 區位優越

江蘇公路里程達15.8萬公里,分佈有九個民航機場與九個一類航空口岸。京滬鐵路、隴海鐵路兩條鐵路幹線經過境內,京滬鐵路南京至上海段為中國最繁忙的鐵路之一,高峰時段平均每五分鐘就有列車通過。江蘇省東瀕黃海,長江和京杭大運河呈十字形貫穿江蘇省,太湖平原和里下河平原水網密佈,水運歷來在江蘇省的交通體系中佔有重要地位,江蘇省依託水運優勢得以發展繁榮。

江蘇也是港口大省,國家交通運輸部公佈的中國53個主要港口名錄中,江蘇有七個;在沿海25個主要港口中,江蘇有五個。南京港、南通港和鎮江港均是國家25個沿海主要港口之一。其中太倉港是江蘇重點打造的集裝箱幹線港之一。

紡織服裝行業優勢

江蘇是紡織服裝大省,紡織服裝產銷量位居全國前列,紡織服裝產值佔省內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比較高,紡織服裝的出口總額佔江蘇出口總額的比重大,在全省工業經濟發展進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紡織服裝作為江蘇省工業經濟中的重要產業,有很好的產業基礎,具備諸多優勢和特色,如獨特的地理優勢、人力資源優勢、科研教育優勢等,為整個江蘇經濟的發展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江蘇的紡織服裝產業歷史悠久,基礎雄厚,門類齊全,產業鏈條完整,配套能力強大,產業集群效應明顯,擁有從種棉(養蠶)到化纖、紡紗、織造、印染、服裝家紡、輔料包裝、配套運輸等完整產業鏈,已形成了近30個專業化特色鮮明的紡織、絲綢、服裝、家紡等板塊和一大批「一鄉一品」的紡織服裝特色鄉鎮。

作為江蘇重點培育的13個先進製造業集群之一,高端紡織產業集群在全國規模第一,目前江蘇紡織服裝產業已擁有70多個產業鏈,是體系完整、專業特色明顯的紡織服裝集群,集群發展的效應十分顯著。江蘇紡織產業集群數量、規模和專業化程度在全國遙遙領先,比較有代表性的產業集群已經形成江蘇紡織的集群品牌效應。如常熟服裝城板塊、江陰毛紡板塊、吳江絲綢板塊、張家港毛衫板塊、常州武進織造板塊、南通疊石橋家紡板塊等。江蘇產業向更高端集群、集聚,進一步推動江蘇紡織服裝產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