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久以来,基于充足、优质的劳动力优势,中国被视为劳动密集型产品加工工厂的首选地,更成为了电子产品产业的制造大国。但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人工智能(AI)、物联网、智能制造等先进科技的迅猛发展,中国政府对电子产品产业不断投入政策、经费、人才支持,大力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在世界电子产品竞争格局下,成功完成从代工生产到自主研发的转型,在国际市场中占据不可替代的重要位置。
高新电子技术领先世界中国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
展现创新强国的实力,不仅需要高新科技产品的创新,也需自有品牌影响力的提升。凭借多项高精尖领先科技,中国电子产品正走在世界前列。与此同时,伴随着本地化能力、市场营销能力的综合提升,中国品牌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大幅提升,特别在是无人机、人工智能(AI)技术、消费电子产品领域,展现出了先进技术的突破。
#1 高精尖科技产品技术处于全球领先水平
在诸多电子产品细分领域中,中国已悄然走在世界前列,推动其成为高科技电子产品输出大国。以无人机为例,2024年中国航空运输协会于“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发展论坛”上,发布《2023—2024中国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发展报告》。报告显示,中国已多年位居世界第一大民用无人机出口国,在无人机领域的专利申请量占全球70%以上,成为全球第一大无人机技术来源国。同时,中国知名无人机公司的农业无人机出口数量自2017至2024年以来增长32倍,年增长率达66%。
除此之外,近年来中国在AI领域中的表现同样不可小觑。2024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报告,2014年至2023年期间,中国生成式AI专利申请量超3.8万件,居世界第一,是第二名美国的6倍。从分类上看,图像和视频数据在专利中位居首位,文本和语音位居第二,音乐类排在第三位。在2024年生成式AI专利获取数量前20家公司中,11家来自中国。其中,中国科学院以492件新增生成式AI的专利数位列第一,浙江大学和清华大学紧随其后。

#2 在国际市场,中国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
基于技术的不断突破,中国企业的品牌影响力在海外也持续提升。家电属于消费类电子产品的重要分支,据2024年中国海关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家电出口额达1124亿美元,同比增长14.0%,再创历史新高。在此基础上,2024年中国家电企业也加快了海外投资建厂的步伐,完善海外制造的布局,同时也加强自有品牌的宣传,其中体育营销是一重大亮点。在2024年欧洲杯、2024年法网、2024年美洲杯上,中国知名家电品牌均积极参与赞助活动,进一步扩大了海外市场对中国自主家电品牌的认知。

政策持续扶植,加大电子产品快速更新
产业的快速崛起,离不开政策法规的引导。同理,中国电子产品产业不断涌现创新科技、得以呈现飞速发展势态,是政府政策大力支持的成果。近两年来,中国政府不断出台利好电子产品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为高新电子产品提供明确的智能发展方向和目标,进一步推动创新发展势能的形成。

2023年8月,工信部、财政部便发表《关于印发电子信息制造业2023—2024年稳增长行动方案》,明确规定了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需要提升增长点,持续优化产业结构、形成上下游良好协同的发展趋势。
2024年底,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发布《关于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人性城市的意见》,明确实施智能化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包括推动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开展数字化家庭建设,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通信、AI等实现系统平台、家具产品互联互通等。相关政策的相继出台,为中国电子制造业面向科技化、智能化发展提供了明确政策指引,加速推进了产业更新换代。
在国务院大方向指引下,各地方政府也纷纷出台相关产业扶植政策,并通过政策引导、资源扶植、人才引进等方式帮助高新电子产品产业不断提升创新实力。近日,深圳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宣布设立100亿专项产业基金,推动AI及机器人产业的发展。该基金将专注于AI领域的软件、硬件及具身智能等方向,期望通过资金支持促进相关企业的创新与成长。上海市也积极推进电子产品产业创新,2023年上海市政府发布《关于推进张江高新区改革创新发展,建设世界领先科技园区的若干意见》,通过人才政策、金融支持、税收优惠等政策重点建设发展张江高新区。
科研大力投入,奠定技术进步基石
充足的研发投入保障,是技术进步、激活创新的动力和基石。因此,中国电子产品产业在研发资金投入、人才投入方面不断加大力度,力求保证产业链的研发动能。近年来,不论对标国际市场,还是与中国其他行业市场比较,中国电子产品产业的研发投入均位于前列。
2024年底,欧盟委员会发布了面向全球2023会计年度研发投资额最多的2000家企业调研结果。共有579家中国公司榜上有名。其中,中国一知名电子生产厂商位列第一,2023财年研发投入趋近200亿欧元。此外,根据南方周末科创力研究中心数据,从研发投入、研发产出、企业发展纬度上看,中国科创力前100企业中,消费电子相关公司占10家、商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半导体行业公司共19家,电子产品产业相关公司总体约占全部企业的1/3。中国电子产品产业相关企业的科技投入在全行业中也处于领先地位。芯片(Integrated circuit)是电子产品产业的核心基础和关键技术,2024年5月,中国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三期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规模超3000亿,重点扶持中国本土芯片产业发展,进一步提升资源支持力度和产品竞争力。

研发人才也是科研投入的重要环节,中国企业近年来大力发展国际顶尖人才引进项目,建立海外研发中心,并与诸多国际知名高校合作,通过落户政策吸引海外人才回国发展,抢占国际顶尖技术人才。而根据麦肯锡公司2023年发布的人才报告显示,基于可预见的、相当长时间内中国对高新电子技术的发展需求,预计2030年中国对AI专业人员的需求将增至2022年的6倍,达到600万, 激发了中国企业对人才战略的重视。聚焦中国电子产品产业,其在资金和科研人才两方面的资源投入同样是驱动高新技术发展的重要保障。可以预见,全球资源人才争夺也将成为未来发展趋势之一。
结语
中国电子的高新技术正改变着世界电子产品产业发展。先进的电子科技产品,为全球各地的工业生产、民用生活带来智能化、便捷化体验;中国电子消费品品牌得到越来越多国际市场消费者的青睐。而在国家政策、资金、人才上的不断投入,还将助力中国电子产品产业深度锁定“创新”、“智能”、“高新科技”的发展目标和方向,实现中国电子产品产业创新发展的趋势。